一、个人简介
杜毓超,2001至2018就职于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2012年3月18日被国土资源部评为水工环高级工程师。2018年6月入职山东大学岩土与地下工程研究院,2019年9月被山东大学聘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复杂岩溶区重大工程隧道、矿坑岩溶涌水的机理研究,以及岩溶地质灾害的预警、预测等相关工作。并联合团队提出了“隧道岩溶涌水的评判体系”和“隧道岩溶涌水预测方法”,形成了一套以岩溶动力系统-岩相互作用机理分析为特色的岩溶隧道岩溶涌水评价的思路和方法。参编专著2部,发表论文10余篇,获发明专利4项,获软件著作权1项,获科技奖励2项。
二、教育背景
1. 1997.09-200l.07吉林大学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本科生
三、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复杂岩溶区重大工程隧道、矿坑岩溶涌水的机理研究,以及岩溶地质灾害的预警、预测等相关工作。
四、代表性科研/教学成果
1.项目
(1)国家级,2022YFB2302201-3,隧道突水突泥深大断裂带致灾系统水文地质调查及隧址区多方法示踪实验技术研究,40万元,在研,主持;
(2)省部级,ZR2023YQ049,(包干项目)隧道断层智能地质识别与TBM卡机灾害风险防控,50万元,在研,参与;
(3)一般横向项目,1410121049-1,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专项超前地质预报1标-1,160万元,在研,主持;
(4)国家级,52279103,隧道不良地质随钻感知机理与智能识别方法,70.2万元,在研,参与;
(5)省部级,ZR2020JQ26,(包干项目)特长海底隧道TBM施工不良地质识别与灾变控制,100万元,结题,参与;
(6)一般横向项目,1410121046,岩溶区向斜段公路隧道高压涌水堵水关键技术研究,40万元,在研,主持;
(7)一般横向项目,1410121043,成都至遵义国家高速公路(贵州境)仁怀至遵义段青山隧道水文地质专题研究,30万元,结题,主持;
(8)一般横向项目,1410121018,湄潭至石阡高速公路川岩坝隧道水文地质专题研究,45万元,结题,主持;
(9)一般横向项目,1410120012,贵州省道真至武隆(渝黔界)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子母岩隧道岩溶水文地质专题研究,56万元,在研,主持;
2.论著
(1)李术才,许振浩,杜毓超.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与孕灾评判,科学出版社, 2019年3月出版.
(2)潘东东,李术才,许振浩,杜毓超,施雪松,高斌,王文扬.考虑剪切接触与碎屑充填的裂隙渗流模型与数值分析.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50(7):1677-1685. EI.
(3)林永生,杜毓超,邹胜章,樊连杰,全洗强.重庆市金佛山台原岩溶地下水系统结构特征分析[J]. 中国岩溶,2020,39(05):658-664
(4)林永生,杜毓超,朱丹尼,邹胜章.贵州省德江隧道岩溶水文地质特征及涌水量预测[J].水利水电技术,2020,51(12):67-70.
(5)马白虎,方永桥,雷宗勇,靳俊奇,杜毓超.基于AHP的岩溶隧道涌水专家评判系统在德江隧道建设中的应用[J].地球科学前沿,2023,13(1):1-9.
(6)Li Zhiqiang,Tao Yufan,DuYuchao,WangXinjie. Classification and Prediction of Rock Mass Boreability Based on Daily Advancement during TBM Tunneling[J]. BUILDINGS,2024,14,1893.(SCI检索)
(7)NieLichao,JiaShixun,LiZhi-Qiang,GuoQian,WangTingyi,Du, Yuchao,LiShimin,JingPengyu,A high resolution detection approach combining probe drilling and horizontal cross-hole resistivity tomography to interpret water conducting channels ahead of the tunnel: A case study in Yunnan, China[J]. Engineering Geology,331(2024) 107449.(SCI检索)
(8)Huihui Xie,Peng Lin,Jintao Kang,Chenyu Zhai,Yuchao Du. Prediction Method of Rock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Based on Feature Optimization and SSA-XGBoost[J]. Sustainability 2024,16,8460. (SCI检索)
3.获奖
(1)西南地区岩溶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与岩溶地下水污染模式,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科技二等奖,2018年05月;
(2)TBM穿越复杂地层超前探水与刀盘卡机预测防控关键技术,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工程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023年10月22日;
4.专利
(1)隧道人员出入洞记录系统V1.0,2019.06,中国,2019SR0869033,原始取得,全部权利,高斌,杜毓超,黄鑫;
(2)一种水下探测器、地下水流速流向测量仪及方法,2020.04,中国,ZL201910195089.4,杜毓超,张一驰,潘东东,许振浩,高斌,刘彤晖,王文扬,刘杰;
(3)一种适用于隧道内便携式钻机自动供水系统及方法,2020.11,中国,ZL201910832973.4,杜毓超,陈司,黄敬哲,许振浩,林鹏;
(4)一种水文地质勘测用土壤分层取样设备,2024.02,中国,ZL 2022 1 0680272.5,杜毓超,许振浩,林鹏,林春金,潘东东;
(5)一种岩溶地区的冲击能量预警方法及系统,2025.05,中国,ZL 2023 1 1078824.6,杜毓超,林春金,邱道宏,许振浩,潘东东,林鹏,黄鑫。
五、联系方式
邮箱:dyckarst@126.com ycdu@sd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