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简介
杨军,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泰安人,北京市优秀骨干人才,越崎青年学者,泰山产业创新领军人才,现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代理秘书长、中国矿业科学协同创新联盟秘书长。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重点研发子课题2项等国家级、省部级重大项目10余项。发表SCI/EI论文60余篇、撰写专著5部,标准2部,获国家发明专利60余项、国际发明专利3项。获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技术发明省部级特等奖1项,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教育部科技进步、陕西省科技进步、山东省科技进步等一等奖7项以及其他省部级二等奖4项。
二、教育背景
1. 1997.09-2001.07 山东科技大学土建学院,建筑工程,学士
2. 2001.09-2004.07 山东科技大学土建学院,岩土工程,硕士
3. 2004.09-2007.06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建学院,岩土工程,博士
4. 2007.09-2010.04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建学院,岩土工程,博士后
5. 2018.11-2019.11 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访问学者
三、研究领域
地下工程围岩控制理论与方法、无煤柱自成巷110/N00工法、岩锚机械化施工装备、岩体实时监测与智能感知
四、代表性科研/教学成果
1.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377148,岩锚工程预应力损失机理及保载关键技术研究,2024.01-2027.12,在研,主持;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074298,N00工法自成巷物理模型试验及其围岩结构变形机理研究,2021.01-2024.12,在研,主持;
(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020IM020300,面向矿冶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创新方法研究与应用示范,2020.10-2023.10,结题,主持;
(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018YFC0603705-01-2,深部矿产资源开采理论与技术集成,2018.07-2021.06,结题,主持;
(5)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51674265,浅埋复合顶板切顶卸压自动成巷机理及物理模型实验研究,2017.01-2020.12,结题,主持;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51304210,恒阻大变形锚杆霍普金森冲击拉伸力学实验及支护机理研究,2014.1-2016.12,结题,主持;
(7)越崎青年学者资助计划项目,切顶卸压自动成巷机理及切顶短臂梁力学理论研究,2018.6-2022.5,结题,主持;
2.论著
(1) 杨军,郭志飙等.深部软岩大变形控制理论与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年11月,专著
(2) 何满潮,吴群英,杨军等.长臂开采N00工法装备系统.北京:科学出版社,2020年5月,专著
(3) Yang Jun; Wu Xing; Fu Qiang,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an Innovative Method for Pre-split Blasting to Protect Withdrawal Roadways[J].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 2024.(SCI,Q1,TOP)
(4) Yang Jun, Fu Qiang, Gao Yubing, et al.A novel method of combined deep hole blasting for gob-side roadway protection[J]. 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 2023: 1-21.(SCI,Q1,TOP)
(5) Fu Qiang, Yang Jun, Song Hongxu, et al.Study on the method of pressure relief and energy absorption for protecting roadway under thick and hard roof[J]. 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 2023: 1-20.(SCI,Q1,TOP,通讯)
(6) Yang Jun; Liu Ben; Wang Ya jun et al. Roof control mechanism and partition compensation support technology of gob-side entry formed by N00 mining method in thin coal seam[J].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4.(SCI,Q1)
(7) Yang Jun, He Manchao, Cao Chen. Design principles and key technologies of gob side entry retaining by roof pre-fracturing[J].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2019, 90:309-318.(SCI,Q1)
(8) 杨军,刘奔,周鹏等.无煤柱自成巷短臂梁顶板补偿支护力设计方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3, 42(04):798-809.(EI,卓越)
(9) 杨军,闵铁军,王亚军等.无煤柱自成巷动压承载支护作用机理与设计方法[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23, 52(03):457-465.(EI,卓越)
(10) 杨军,付强,高玉兵等.切顶卸压无煤柱自成巷全周期围岩受力及变形规律[J].煤炭学报, 2020, 45(S1):87-98.(EI,卓越)
3.获奖
(1)NPR锚杆/索超常力学特性及其工程应用,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技术发明特等奖,2015年10月.
(2)厚煤层无煤柱自成巷110工法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017年11月.
(3)柠条塔煤矿厚煤层无煤柱自成巷110工法技术研究,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8年2月.
(4)无煤柱自成巷110工法关键技术与装备系统,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2019年1月.
(5)布达拉宫地基稳定性分析及建筑结构变形控制,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技术进步一等奖,2020年10月.
(6)深部矿井锚注切顶自成巷关键技术及应用,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21年6月.
(7)无煤柱自成巷N00工法装备系统及工程应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020年11月.
(8)深部软弱围岩高效强化与大变形控制关键技术,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23年6月.
4.专利
(1)无巷道无煤柱自留巷开采工法的装备系统,2019.11.05,中国发明专利,CN201711479744.6,何满潮;杨军;陈上元;张海江
(2)一种无巷道无煤柱自留巷开采工法的端头支架及装备系统,2018.07.06,中国发明专利,CN201610425976.2,何满潮;杨军;张秀莲;张海江
(3)一种无巷道无煤柱自留巷开采工法的过渡支架及装备系统,2018.07.06,中国发明专利,CN201610430334.1,何满潮;杨军;陈上元;张海江
(4)工作面开采方法,2021.03.30,中国发明专利,CN202010721458.1,何满潮;杨军;王亚军;高庆;侯世林;杨刚;高玉兵
(5)无煤柱留设无巷道掘进矿井设计方法,2019.09.17,中国发明专利,CN201910616045.4,何满潮;王亚军;杨军
(6)无巷道无煤柱自留巷开采工法的防尘防冲支架及装备系统,2018.07.03,中国发明专利,CN201610429175.3,何满潮;杨晓杰;杨军;张海江
(7)一种无巷道无煤柱自留巷开采工法的超后支架及装备系统,2018.04.17,中国发明专利,CN201610429847.0,何满潮;陶志刚;杨军
(8)智能化N00矿井煤气同采方法,2024.02.20,中国发明专利,CN202110882131.7,何满潮;王琦;陈奎奎;杨军;王亚军
(9)Tension meter for anchor rod with constant resistance and large deformation,2020.03.04,美国发明专利,US9488049B2
五、联系方式
邮箱:yangjun@cumt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