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人简介
目前任中山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二级教授。从事特殊土(冻土、软土、盐渍土及钙质土等)地区路基工程研究。WOS显示发表学术论文近250篇,SCI Core collection论文169篇 ,总引用3589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及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973课题。留学俄罗斯获得PhD,访问香港科技大学及美国UIUC,熟练运用英语和俄语两门语言,具有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经验,发起并组织了系列国际学术会议成功举办了6届。入选2023、2024年Elsvier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Google Scholar h=30, i10=102.指导毕业博士研究生31名。历任北京交通大学城市轨道交通研究中心副主任(2008-2012);任中山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实验中心主任(2018-2022),任中山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2019-2023)。
二、教育背景
1. 1982.09-1986.07兰州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本科生
2. 1986. 9-1987.10中国科学院冰川冻土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3. 1987.11-1988. 7原苏联罗斯托夫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地质教研室
4. 1988.07-1994.07俄罗斯莫斯科建筑大学工程冻土实验室博士研究生
5. 1994.08-1995.08莫斯科建筑大学应用力学与数学教研室博士后
6. 1998.04-1999.07香港科技大学土木工程系访问学者
7. 2011.09-2012.03美国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 Champaign(UIUC)访问学者
三、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特殊土地区路基工程研究。
四、代表性科研/教学成果
1.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向高速铁路建设的多年冻土地区智能温控桩基技术研究。2018-2022,322万元,主持
(2)科技部基础研究计划973课题: 冻土工程构筑物服役性能评价与预测。2012-2016,512万元,主持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核废水泄漏应急控制人工冻结方法研究。2022-2025,59万元,主持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严寒地区高速铁路级配碎石水热稳定性与变形控制研究。2014-2017,85万元,主持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高温冻土动力融化固结研究。2012-2015,65万元,主持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动载荷作用下压实细粒土的冻胀特性与水分运动规律研究。2004-2008,35万元,主持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近地层活动层及多年冻土内水热过程模拟(40171018),2001-2003,21万元,主持
(8)广东省重点基金:湿热条件下软土地区高速铁路轨道结构服役性能研究。2021-2023,100万元,主持
(9)荒漠砂砾石地质光伏支架基础型式及结构优化研究与应用。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新能源工程建设分公司。2023-2025,210万元,主持
(10)珠海软土地基施工扰动下近邻既有桩变形影响及处置措施研究。珠海规划院,2024-2026,65万元,主持
2.论著
(1)Liu J, Chang D, Yu Q. Influence of freeze-thaw cycles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 silty sand[J]. Engineering Geology. Vol.210, 2016.
(2)Liu J, Xiao J,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stability of railroad silt subgrade with increasing train speed[J].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Vol.136, No.6, 2010.
(3)Liu J, Wang T, Tian Y.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dynamic properties of cement- and lime-modified clay soils subjected to freeze-thaw cycles[J]. Cold Reg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61, No.1, 2010.
(4)Liu J, Lv P, Cui Y, Liu J. Experimental study on direct shear behavior of frozen soil-concrete interface[J]. Cold Reg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104-105, 2014.
(5)Liu J, Tsaybel S, Liu X, Liu L, Li X, Li X. Experimental study on mechanical and frost heave behaviors of silty clay improved by polyvinyl alcohol and polypropylene fiber[J]. Research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Vol.15, No.2, 2023.
(6)Jiankun Liu, Yinghui Cui, Xin Liu, Dan Chang.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warm frozen soil under direct shear test-comparison with dynamic triaxial test[J]. 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Vol.33, 2020.
(7)Jiankun Liu, Tengfei Wang. A method for frost jacking prediction of single pile in permafrost[J]. Acta Geotechnica. Vol.15, 2018. (SCI检索)
(8)主编教材:《路基工程》,刘建坤、曾巧铃等,,入选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016,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0。
(9)主编教材:岛礁岩土工程,刘建坤,汪稔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3
(10)著作:冻土动力学,刘建坤、崔颖辉等,科学出版社,2023
3.获奖
(1)2023获得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
(2)2023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3)2022华夏建设科技奖
(4)2023广东省建筑科学学会三等奖
(5)2022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科技二等奖
(6)2019 年度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奖
(7)2015年岩石力学与工程优秀论文奖
(8)2013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9)2012 茅以升铁道科技奖
(10)2010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4.专利
(1)一种冻融土体的扭剪试验装置,2021-3-26,中国,CN202110330121.2, 刘建坤,常丹。
(2)一种温控式直剪仪,2021-3-26,中国,CN202110330257.3.刘建坤,常丹。
(3)用于防治季节冻土 区路基冻胀的地源热泵装置和实施方法,2018-3-8,中国,CN201810190025.0.刘建坤,胡田飞,刘大伟,常键,郝中华,刘晓强,王李阳。
(4)面向季节性冻土区路基工程的太阳能集热装置,2018-3-13,中国,ZL201820341454.9.刘建坤,胡田飞,刘大伟,王李阳,刘晓强,常键,郝中华。
(5)一种温控桩基模型试验装置,2022-8-23,中国,ZL202221235449.2. 孙兆辉,刘建坤,常丹。
(6)一种土体冻融过程中未冻水含量与体变的联合测定仪,2022-8-9,中国,ZL202220339213.7.孙兆辉,刘建坤,常丹。
(7)一种渗透性实验设备、渗透性实验方法,2022-5-20,中国,ZL202011499626.3.南霁云,刘建坤,常丹。
(8)一种用于被击实土壤的取样器,2021-11-16,中国,ZL202120189332.4.周伟洋,刘建坤。
(9)一种用于土壤温度调控的复合型热棒及其控制方法,2020-11-16,中国,CN202011275916.X.游田,刘建坤,李沛余。
(10)一种温控低渗透性土的实验设备,2022-5-20,中国,ZL202011505595.8. 南霁云,刘建坤,常丹。
五、联系方式
邮箱:liujiank@mail.sys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