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

一、个人简介

陈新,女,1973年1月生,安徽省怀宁县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体物理数学模拟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科技部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面上项目6项。获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首届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清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届青年科技奖银奖、自然科学特等奖、科技进步一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出版著作2部,参写教材1部。发表学术研究论文80余篇(SCI收录27篇,EI收录56篇,ISTP收录1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1项。

二、教育背景

1. 1990.09-1994.07合肥工业大学建筑工程系工民建专业本科生;

2. 1998.09-2001.07清华大学水利系水工结构专业硕士研究生;

3. 2001.09-2005.01清华大学水利系水利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

三、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岩体损伤力学、软岩工程大变形力学研究。

四、代表性科研/教学成果

1.项目

(1)横向项目,石碑文物复制品振动台试验研究,2021.11-2022.11,32.3万元,主持。

(2)横向项目,单体石碑类文物防震分析评估技术研究,2019.06-2020.06,30万元,主持。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深部煤矿软岩巷道围岩大变形破坏的多尺度损伤力学机制研究,2016.01-2019.12,60万元,主持。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节理网络力学效应及岩体各向异性强度准则研究,2012.01-2014.12,26万元,主持。

(5)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基于微面模型的节理岩体各向异性强度和变形试验研究,2008.01-2009.12,6万元,主持。

2.论著

(1)陈新,杨强,李德建.岩体裂隙网络各向异性损伤力学效应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年3月,专著。

(2)何满潮,陈新,周永发,宋彦琦.软岩工程大变形力学分析:原理、软件、实例.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年6月,专著。

(3)CHEN X,ZHANG S F,CHENG C. Numerical study on effect of joint strength mobilization on behavior of rock masses with large non-persistent joints under uniaxial compress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mechanics, ASCE, 2018, 18(11): 04018140.

(4)CHEN X,BAŽANT Z P. Microplane Damage Model for Jointed Rock Mass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and Analytical Methods in Geomechanics. 2014, (14):1431–1452.

(5)陈新,彭曦,李东威,吕文涛.基于两种破裂判据的裂隙岩体单轴压缩起裂分析[J].工程力学, 2013, 30(10):227-235.

(6)CHEN X, LIAO Z H, PENG X. Cracking process of rock mass models under uniaxial compression[J].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13, 20(6):1661-1678.

(7)CHEN X, LIAO Z H, PENG X. Deformability characteristics of jointed rock masses under uniaxial compress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2, 22(2): 213–221.

(8)陈新,廖志红,李德建.节理倾角及连通率对岩体强度、变形影响的单轴压缩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1, 30(4):781-789.

(9)CHEN X, YANG Q, QIU K B, FENG J L. An anisotropic Strength Criterion for Jointed Rock Masse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Wellbore Stability Analys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and Analytical Methods in Geomechanics. 2008,32(6): 607-631.

(10)YANG Q,CHEN X,ZHOU W Y. Microplane-damage-based Effective Stress and Invariant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amage Mechanics, 2005, 14(2):179-191.

3.获奖

(1)恒阻大变形缆索研发及滑坡监测预警系统,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4年9月。

(2)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届青年科技奖银奖,2012年10月。

(3)岩体宏细观损伤力学,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自然科学特等奖,2010年10月。

(4)深部矿井综放开采关键技术及设备配套研究,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2008年7月。

(5)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8年7月。

(6)准脆性材料的宏细观损伤力学研究,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一等奖,2008年1月。

4.专利

(1)断续裂隙岩体模拟试件的制作模具及方法. 2016.02,中国,ZL2013-1-0641618.1,陈新,廖志红;

(2)锚喷巷道两帮混凝土喷层剪切破坏防治方法.2016.01,中国,ZL2014-1-0209021.4,陈新,刘珂铭,何晓升,孙靖亚。

五、联系方式

邮箱:chx@cumtb.edu.cn


  • 隧道国重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隧道工程灾变防控与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